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有界限的爱更利于亲子关系

发布时间:2023-07-09 作者:孙峰 来源:中国教育报

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:“一切都让给孩子,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。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。”很多父母会给予孩子极其厚重的爱,甚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来体现这份“爱”的分量,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并不可取的亲子相处方式。

最近,网上一张家长发的“芒果肉都是孩子的,我只配吃芒果核”的照片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。有人说这是自我感动,也有人说家长这么做的结果,要么让孩子变得自私,要么让孩子变得自卑。重新审视此事,这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情感和潜台词呢?其实,父母表达对孩子的爱完全可以更有智慧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完全可以是更为舒展的、平等的,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
牺牲式养育中往往父母的需求被忽略,孩子的需求被过度满足,久而久之,容易导致两种结果:一是父母的自我牺牲,使得孩子产生愧疚感,凡事都想着怎么回报父母的牺牲和付出,因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;二是让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,对父母的任何付出都觉得理所当然、受之无愧,没有感恩心。

希望孩子幸福是父母的本能,希望父母幸福也是孩子的本能。父母和孩子如果能实现“有界限地爱彼此”,那么在爱的养育之下,父母和孩子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,彼此的人格都是独立的,彼此的内心也都是丰盈的。

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在《人生笔记》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:幼年时,他发现母亲经常站着吃饭,而且总是解释“站着吃饭肠胃舒服些”。后来,善于观察的陈行甲发现母亲站着吃饭的习惯和肠胃根本没有关系,主要原因是当时家里比较困难,青菜、鱼、肉等好东西并不多,母亲站着吃的原因是加大了夹菜的距离,孩子们自然就能多吃一点儿好东西。陈行甲的母亲用行动默默表达了对子女的爱,并没有刻意用自我牺牲的姿态来让子女觉得有负担,这种善意的谎言反而得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。

与“芒果照片”一样被关注的还有一名在网上咒骂自己爸爸的大学生。原因是爸爸用他的奖学金交了学费,在这名大学生看来,奖学金是自己挣来的,理应由自己支配,父母既然养了孩子,就应该给孩子掏学费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个帖子下方居然还获得了不少点赞。虽然不清楚这名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,但一个孩子在公开场合辱骂自己的父母,不管什么原因,都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失败。

其实不少“白眼狼”都是父母自己宠溺出来的。很多父母认为给孩子特权,或完全以孩子为中心,孩子也会投桃报李。但事实上,当一个人把特权当成日常后,就会将特权视为理所当然。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“贝勃定律”,指人经历过强烈刺激后,再施加的刺激就会显得微不足道。中国有一句老话很有道理,叫“升米恩、斗米仇”,很多父母一直想不明白,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,怎么就养成仇人了呢?殊不知无底线地溺爱孩子,不会让孩子更有爱,只会让孩子将关爱视为理所当然,这是人性使然。同样,当所有的牺牲以某种形式去索取回报,比如有些父母喜欢说“我为你付出了一切,你就应该听我的”,这样只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或者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。

总而言之,父母爱孩子请不要爱得太满,请给孩子有界限的爱,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爱自己尊重自己,这不仅是为了有和谐的亲子关系,更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对孩子爱的教育。

(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邹平市孙镇初级中学)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7月09日第4版 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